1. 主页
  2.  / 
  3. 博客
  4.  / 
  5. 左行和右行交通的歷史
左行和右行交通的歷史

左行和右行交通的歷史

全球分界:了解左側和右側交通系統

今日全球道路分為兩種系統:

  • 右側交通(RHT):車輛在道路右側行駛(全球約75%的道路)
  • 左側交通(LHT):車輛在道路左側行駛(全球約25%的道路)

這種分界不僅影響我們在道路的哪一側行駛,還影響車輛設計,為每種系統專門製造右駕(RHD)和左駕(LHD)車輛。

但這種分界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全球沒有標準化為單一系統?答案在於人類心理、古代歷史和現代政治。

交通系統的心理和歷史起源

我們分歧的交通系統根源可追溯到基本的人類心理:

  • 右手優勢:約90%的人是右撇子,這影響了早期的旅行行為
  • 保護本能:攜帶物品的旅行者用慣用的右手自然而然地保持在路徑的右側
  • 軍事傳統:武裝人員喜歡將他們的武器手(通常是右手)靠近潛在威脅,偏向左側通行

這些相互對立的傾向在早期交通模式中造成了分歧:

  • 左側交通在具有強烈軍事傳統的地區(如羅馬帝國)蓬勃發展
  • 右側交通在和平旅行更為常見的地區發展

中世紀和殖民時期歐洲交通系統的演變

在中世紀,歐洲開始建立更正式的交通規則:

  • 大多數歐洲大陸地區採用右側交通
  • 英國保持左側交通,並於1776年通過「道路法案」正式確立
  • 拿破崙在19世紀初顯著擴展了右側交通在其征服領土的使用

隨著殖民強權傳播他們偏好的系統,這種歐洲的分化將帶來全球性後果:

  • 大英帝國將左側交通輸出到其殖民地,包括:
    • 印度
    • 澳大利亞
    • 香港
    • 許多非洲國家
    • 加勒比地區部分地區
  • 歐洲大陸強權(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通常將右側交通傳播到他們的殖民地

當英國工程師建造日本第一條鐵路時,日本採用了左側交通,顯示基礎設施發展如何影響超出直接殖民控制的交通模式。

汽車革命和交通系統設計

汽車的發明為交通系統帶來了新的考量:

早期轉向系統的演變(1890年代至1910年代)

  • 最早的汽車使用地板安裝的控制桿,駕駛員通常坐在左側
  • 過渡到方向盤需要確定最佳駕駛員位置
  • 最初,駕駛員坐在靠近路邊的一側,以方便下車
  • 亨利·福特1908年的T型車開創了右側交通下的左側駕駛

競爭的設計理念

  • 大眾市場的歐洲製造商最終跟隨福特的領導
  • 豪華/高速汽車製造商最初保持右側駕駛位置
  • 關於駕駛員下車位置(人行道與道路)的安全考量開始出現

到了1920年代,大多數車輛設計的駕駛員座位在面向迎面而來的交通的一側,這成為標準做法。

全球向右側交通轉變(1900年至1970年代)

20世紀,許多原本使用左側交通的國家顯著轉向右側交通:

  • 比利時(1899年)
  • 葡萄牙(1928年)
  • 西班牙(1930年)
  • 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

瑞典著名的「H日」轉換(1967年)

瑞典從左側交通轉向右側交通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

  • 儘管在1955年的公投中有83%的瑞典人投票支持維持左側交通
  • 瑞典議會批准在1967年9月3日早上5:00進行轉換(被稱為「Dagen H」或「H日」)
  • 在指定時間,所有車輛只需移至道路的另一側
  • 事故率最初大幅下降,因為駕駛員極度謹慎
  • 數月內,事故水平恢復到先前的正常水平

冰島於1968年效仿瑞典,進行了自己的「H日」轉換。

今日的左側交通:國家和例外情況

在現代歐洲,只有四個國家保持左側交通:

  • 英國
  • 愛爾蘭
  • 馬爾他
  • 塞浦路斯

全球範圍內,約有76個國家和地區繼續使用左側交通,包括:

  • 日本
  •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 印度
  • 南非
  • 許多加勒比、非洲和東南亞國家

有趣的例外和特殊情況

即使在已建立交通系統的國家內,也存在例外情況:

  • 敖德薩(烏克蘭)有選擇性的左側交通街道,以管理交通擁堵
  • 聖彼得堡(俄羅斯)在其歷史中心有一些左側交通街道
  • 巴黎有一條單一的左側交通大道(雷莫尼爾將軍大道)

不同系統國家之間的邊境地區通常設有專門設計的交叉路口,以安全地使交通從一個系統過渡到另一個系統。

駕駛「錯側」車輛:法規和挑戰

在使用相反系統的國家駕駛為一種交通系統設計的汽車會帶來獨特的挑戰:

註冊和進口法規

  • 澳大利亞:禁止左駕車輛,除非進行改裝
  • 紐西蘭:「錯側」車輛需要特殊許可
  • 斯洛伐克和立陶宛:完全禁止註冊右駕車輛
  • 俄羅斯:有一種獨特情況,即使是右側交通國家,東部地區常見右駕日本進口車

「錯側」駕駛的實際考量

駕駛為相反交通系統設計的車輛有幾個優勢:

  • 不同的碰撞保護:在右側交通中,右駕車輛使駕駛員遠離正面碰撞點
  • 防盜效果:「錯側」車輛在某些地區對盜賊的吸引力較低
  • 新穎視角:不同的駕駛位置提供對道路條件的全新視角

主要的缺點是安全超車的挑戰,這通常需要額外的後視鏡系統或駕駛輔助。

左側與右側:比較交通系統

客觀比較兩種系統:

標準化的優勢

  • 簡化車輛製造
  • 更便捷的國際旅行
  • 降低邊境過境的複雜性

當前全球分佈

  • 全球約66%的人口使用右側交通
  • 全球約28%的道路使用左側交通
  • 根本差異僅是做法的鏡像反射

國際駕駛者的實用建議

對於遇到不熟悉交通系統的旅行者:

  • 在旅行前獲取國際駕駛許可證
  • 在抵達前進行心理練習,視覺化駕駛模式
  • 使用提醒,如在儀表板上放置關於當地交通方向的提示
  • 在十字路口和停車後開始駕駛時要特別小心
  • 考慮租用為當地條件設計的車輛,而不是自帶車輛

經過短暫的適應期後,大多數駕駛者會驚人地快速適應相反的交通系統。關鍵是在這些差異成為第二天性之前,保持警覺並意識到這些差異。

Apply
Please type your email in the field below and click "Subscribe"
Subscribe and get full instructions about the obtaining and using of International Driving License, as well as advice for drivers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