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國的小知識:
- 人口:超過8,300萬人。
- 首都:柏林。
- 語言:德語。
- 經濟:歐盟最大的經濟體,GDP 超過 3.8 兆歐元。
- 汽車: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年產量超過 560 萬輛。
- 文化:擁有 44 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 政府:聯邦共和國,下轄16個州。
1 事實:德國的同質化程度不高
德國地區經濟差異明顯,西部和南部地區經濟較東部地區發達。這種對比是東德和西德之間歷史分裂的遺產,臭名昭著的柏林圍牆凸顯了這種分裂。即使在1990年統一之後,經濟差異仍然存在。西部和南部地區工業發達、人均GDP較高,東部地區經濟轉型緩慢。首都柏林反映了這種分歧,西部地區蓬勃發展,而東部地區繼續面臨經濟挑戰。儘管不斷努力彌合這些差距,但德國的經濟格局仍反映出分裂的歷史遺產。
2 事實:德國有多種語言方言
德國的語言環境豐富,方言多元,展現出地區差異。例如,北部低地德語或“Plattdeutsch”與南部巴伐利亞方言(如奧地利-巴伐利亞語)有很大不同。萊茵蘭西部方言,包括獨特的普法爾茨方言,為這種語言鑲嵌做出了貢獻。這些辯證差異以及獨特的詞彙和發音不僅反映了語言上的細微差別,也反映了各地區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儘管存在這種多樣性,標準德語仍然是統一的語言。
3 事實: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戰敗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處於失敗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德國與同盟國一起面臨失敗,導致了重大的政治和經濟後果。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德國在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統治下被盟軍擊敗,導致該國被佔領,戰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德。
4 事實:德國以其高速公路而聞名
德國以其高速公路而聞名,這是一個以沒有一般速度限製而聞名的高速公路網絡。高速公路的建設始於阿道夫·希特勒領導下的納粹時代。這些高速公路背後的想法是創建一個現代化、高效的道路網絡,以促進軍隊的行動並改善全國的整體交通。雖然最初的建設始於 20 世紀 30 年代,但高速公路系統此後不斷擴建和現代化,成為德國交通基礎設施的標誌性特徵。
許多德國高速公路沒有速度限制。如果您計劃旅行,請檢查您在德國開車是否需要國際駕照。
5 事實:德國以汽車工業聞名
很少人知道,德國的汽車工業在二戰期間也得到了發展。德國汽車製造商,包括大眾、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保時捷,在二戰期間參與了軍用車輛的生產。例如,大眾汽車製造了Tiger I和Tiger II等坦克。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也為軍用車輛的生產做出了貢獻,戴姆勒-奔馳等公司的黑豹坦克在戰爭期間廣泛使用。保時捷參與了坦克設計,包括保時捷虎式坦克的原型。
戰後,汽車工業經過一番倒退後,又恢復生產民用汽車,並取得了成功。德國是全球汽車工業的主要參與者。德國汽車製造商每年生產數百萬輛汽車。例如,2022年,德國生產了3677820輛乘用車,鞏固了其作為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國之一的地位。該國的汽車實力超越國界,德國汽車品牌保持強大的影響力並影響全球市場。
6 事實:德國有超過 20,000 座城堡
德國擁有 20,000 多座城堡,其中一些保存完好,另一些則已成為廢墟。必去景點包括:
- 新天鵝堡: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一座標誌性的童話般的城堡。
- 艾爾茲堡:一顆中世紀的寶石,棲息在摩澤爾河上方。
- 海德堡城堡:俯瞰海德堡,融合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
- 瓦特堡城堡:與馬丁路德的作品有關,位於艾森納赫附近。
雖然有些遺址維護良好,但這些遺址也為德國豐富的歷史和建築做出了貢獻。
7 事實:德國舉辦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
德國因舉辦慕尼黑啤酒節而聞名,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節。這項一年一度的活動在慕尼黑舉行,通常在九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十月的第一個週末。慕尼黑啤酒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他們聚集在一起享受各種傳統的巴伐利亞啤酒、美味的食物和活潑的音樂。2023 年約有 720 萬人參加了這個節慶!該節日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慶典,展示德國傳統並營造超越啤酒帳篷的節日氛圍。
8 事實:對啤酒的熱愛解釋了它的多樣性
德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啤酒文化,並以其多樣化和高品質的啤酒產品而聞名。雖然啤酒類型的確切數量可能有所不同,但德國擁有約 7,000 種不同類型的啤酒。這種多樣性反映了該國豐富的釀造傳統,每個地區往往都有其獨特的啤酒風格、口味和釀造方法。無論是巴伐利亞著名的小麥啤酒、德國北部的清脆啤酒,還是各地區獨特的啤酒,德國的啤酒文化都是其驕傲的源泉,也是其烹飪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9 事實:德國還有 1,200 多種不同種類的香腸
德國以其多樣化、美味的香腸品種而聞名。該國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烹飪傳統,擁有 1,200 多種不同種類的香腸。這些香腸在德語中被稱為“Wurst”,不僅味道不同,而且質地、大小和地區製備方法也各不相同。從流行的多味臘腸和白香腸到圖林根臘腸和咖哩香腸等當地特色菜,每種香腸都反映了德國特定地區的烹飪傳統。香腸在德國美食中佔有重要地位,享受「香腸」對當地人和遊客來說都是典型的體驗。
10 事實:天主教改革始於德國
天主教會的改革,即新教改革,始於德國馬丁路德在 1517 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這項法案標誌著一場挑戰天主教會某些做法的運動的開始,並最終導致了新教的出現。宗教改革的後果是深遠的,包括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新教教派的建立,以及整個歐洲的重大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革。宗教改革對宗教多樣性、信仰方面的個人自主權以及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關係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11 事實:德國擁有自由城市,這種做法傳播到了歐洲
在中世紀的德國,馬格德堡自由市在13世紀首創了馬格德堡法。這項法律法規是城市治理的基石,賦予公民各種權利和特權。其影響力迅速蔓延,到 15 世紀已有 600 多個城鎮採用了《馬格德堡法》。這個法律架構成為市政治理的模板,不僅影響德國,也影響受德國定居點影響的其他歐洲地區。《馬格德堡法》融合了產權和貿易法規,留下了不朽的遺產,塑造了眾多城市的法律基礎,並為中世紀和近代早期歐洲公民制度的演變做出了貢獻。
12 事實:在德國,全國 1/3 是森林
在德國,該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被森林覆蓋。這相當於約 1140 萬公頃林地。德國有著悠久的永續森林管理傳統,其林地景觀對生物多樣性、氣候調節和各種生態功能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森林不僅因其環境作用而受到重視,而且在該國的文化和娛樂活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戶外休閒、野生動物棲息地和木材生產提供了空間。
13 事實:德國正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到2023年該國約55%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該國風能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裝置容量排名全球第四。此外,德國在太陽能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在太陽能裝置容量方面一直名列前茅。能源轉型倡議旨在向永續能源過渡,增強德國在國際舞台上作為再生能源主要倡導者的地位。
14 事實:漢堡以德國的一個小鎮命名
漢堡以德國一個名叫漢堡的小鎮命名。該食物的名稱源自於漢堡風格的碎肉製作和供應方式,其中包括將碎牛肉與洋蔥和調味料混合。德國移民在 19 世紀將這種烹飪傳統引入美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道菜不斷演變,最終誕生了現在的漢堡包,這是一種流行且標誌性的美國食品。
15 事實:第一本印刷書籍在德國
第一本採用活字印刷技術的印刷書籍在德國誕生。德國發明家約翰內斯古騰堡 (Johannes Gutenberg) 於 1440 年左右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機。古騰堡聖經,又稱42行聖經,於1455年左右在德國美因茨完成。這標誌著印刷和出版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徹底改變了書籍的製作方式,並使資訊更容易獲得。《古騰堡聖經》被認為是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主要書籍之一,也是印刷史上的里程碑。
16 事實:科隆大教堂耗時 632 年建成
德國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是一項非凡的建築成就,歷時很長一段時間才完成。大教堂於1248年開始動工,但由於財政拮据、政治挑戰和黑死病等各種中斷,直到1880年才正式完工。結果,科隆大教堂花了大約632年的時間才建成。這座哥德式傑作不僅是德國工藝的象徵,也是歐洲最大的大教堂之一,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
17 事實:德國擁有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動物園
德國擁有的動物園比其他地方都多,全國有 400 多個動物園和野生動物設施。這個廣泛的網絡滿足各種動物物種的需求,反映了德國對野生動物保護和教育的承諾。其中,參觀人數最多的動物園包括柏林動物園、萊比錫動物園和漢堡哈根貝克動物園。這些受歡迎的目的地不僅為各種動物提供了家園,還提供引人入勝的教育項目,使德國成為對野生動物體驗感興趣的本地和國際遊客的重要中心。
18 事實:德國正慢慢成為一個移民國家
德國有2,020 萬人移居德國,或在德國出生,父母都是移民。這約佔總人口的23%。德國強勁的經濟(通常被認為是歐盟最強大的經濟體)和穩定的政治使其對尋求機會和更高生活品質的移民具有吸引力。旨在解決人口挑戰的政府政策促進了這一轉變,強調了德國作為一個日益多元化和對移民友好的國家的作用
19 事實:柏林比威尼斯擁有更多橋樑
柏林以其錯綜複雜的水道網絡而聞名,施普雷河和許多運河縱橫交錯。柏林有 900 多座橋樑,使其成為比威尼斯擁有更多橋樑的城市。如此豐富的橋樑增強了柏林景觀的獨特魅力,並促進了城市各個社區的連結。
20 事實:德語可以造出最長的單字
德語以其創造長複合詞的能力而聞名,可以形成廣泛的術語,特別是在技術和科學背景下。一個例子是“Rindfleischetikettierungsüberwachungsaufgabenübertragungsgesetz”這個詞,這是一個與牛肉標籤相關的法律術語。這項特徵展示了德語形成複雜複合名詞的能力。
21 事實:德國已經開始豎起聖誕樹
在德國,建立聖誕樹的傳統已經開始。作為節日的一部分,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都在裝飾聖誕樹,這是一種深深植根於德國聖誕節傳統的受人喜愛的習俗。裝飾精美的樹木是節日精神的象徵,通常伴隨著節日裝飾和燈光。這項傳統在德國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標誌著歡樂的聖誕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22 事實:德國學校有 6 分評分制度
德國學校採用 6 分評分制度,從「Sehr Gut」(非常好)到「Ungenügend」(不夠),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評估。
23 事實: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位居第三
德國共產生了1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位居諾貝爾獎得主人數最多的國家。這包括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和平領域獲得認可的個人。
24 事實:德國首次發明了許多東西
德國對全球創新做出了顯著貢獻,包括胰島素的開發、卡爾·本茨發明汽油機、托馬斯·德·科爾馬發明第一台機械計算器以及菲利克斯·霍夫曼合成阿斯匹靈。這些發明對全世界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25 事實:德國是第一個採用夏令時間的國家
德國是第一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16 年4 月30 日實施夏令時(DST) 的國家。DST 是作為一項節能措施引入的,旨在更有效地利用日光並減少對人工照明的依賴。這項歷史性決定開創了全球各國採用夏令時的先例。
26 事實:德國的公共交通是世界上時刻表最準確的公共交通之一
該國廣泛的火車、巴士、有軌電車和其他公共交通網絡以其可靠性和遵守時間表而聞名。德國城市和地區優先考慮協調一致、及時的公共交通服務,使其成為居民和遊客方便、可靠的出行方式。
27 事實:德國擁有全世界最窄的街道
德國羅伊特林根的 Spreuerhofstraße 擁有全球最狹窄街道之一的金氏世界紀錄。最窄處約 31 厘米,是一條獨特且異常狹窄的通道。
28 事實:釣魚需要許可證和培訓
在德國,釣魚受到監管,個人通常需要獲得釣魚許可證(稱為“Angelschein”)才能從事休閒釣魚。為了獲得該許可證,個人通常需要接受培訓並通過考試,以證明他們對捕撈法規、環境保護和魚類物種的了解。培訓確保釣魚者擁有從事負責任和可持續捕魚活動所需的知識。此外,不同地區的具體規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釣客了解並遵守當地的捕魚法非常重要。
29 事實:德國已發展公共秩序控制
在德國,公民經常向執法當局舉報各種違法行為,包括涉及鄰居的違法行為。這可以包括與公共秩序、噪音幹擾或其他需要警方或相關當局幹預的問題有關的投訴。該國設有公民投訴機制,公眾與執法部門之間的合作有助於維護公共秩序和安全。
30 事實:在德國,大多數包裝(如瓶子和罐子)都可以退回商店以獲得退款
在德國,有一套完善的瓶子和罐頭等飲料容器回收系統。它被稱為“pfand”系統,透過為退回的包裝提供押金退款來鼓勵回收。消費者在購買瓶裝或罐裝飲料時支付少量押金,隨後可以將空容器退回到商店的指定機器上以獲得退款。這項措施不僅促進了回收利用,還有助於保持公共空間清潔,因為個人有動力歸還用過的容器以獲得經濟補償。